债券投资策略最全详解【转债篇】——什么是可转债
做最专业的金融小白
作为一个科普公号,在开启债券策略的“转债篇”之前,我觉得有必要先科普一下什么是可转债。
我经常会听到有投资人跟我说,他看到一个什么什么债基,每年收益都9点多。
我第一反应一般会提醒他:“‘固收+’属于混合基金,而不是典型意义的债基。”因为在2021年之前2年多的牛市里,确实经常有销售把债基和“固收+”混为一谈,话术一般是:
“这个固收+就是在债基的基础上加一个增厚,然后收益比一般债基好,风险也比较可控,你看回撤是比较小的。”
当我这样提示后,大部分投资人就会发现自己看到的“债基”其实是配了不少股票的。
但偶尔也会有更资深一点的投资人跟我说:“这个没有股票的,XX网站上显示资产比例的,都是债券。“
看到这里,其实也不用往下看了。我之前在《那些10%+的债基 • 公募篇》中有介绍过,公募基金中,没有股票的债基如果收益较高,只可能有两种情况:
期间发生过巨额赎回带来净值暴涨; 投资于可转债。
就这两种,绝无例外。
可转债,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可以转换成股票的债券。举个例子:
A上市公司需要融资,这时候他有以下几个选项:
1.发行债券,但是债券过几年要偿还,公司怕到时候没钱还;
2.发行股票,这个倒是不用还,但投资人怕下跌,不愿意买;3.发行转债,对公司来说,转债基本都会转股,没有偿还压力;对投资人来说,如果股价下跌了,可以要求对方还债,没有损失风险。
很显然,发行转债是一个双方都比较容易接受的选项。那么转债具体怎么“转股”呢?
A公司最终决定发行转债,债券面值100元/张,假设转股价也刚好是100元/股。意思就是这张价值100元的债券,可以在6个月后变成1张股票——即使届时股票已经涨到天上还是跌到地上,1张债券就是变成1张股票,转股价是约定好的。
后来A公司股价涨到了120元/股,也就是说,如果把1张债券换成1张股票,然后从市场上抛售的话,可以获得120元。那么转债的价格自然也要水涨船高,至少不能低于120元,否则卖出方还不如直接转股卖掉来的划算。 考虑到未来A公司股价还有可能涨的更高;而且即使下跌,股票有可能从120元跌到80元,但转债有100元这个“债底”,所以比股票更有竞争力,定价上自然也要更贵,比如可能市场价要到138元。
用转债价格(138元)÷转股后的市值(120元)-1=转股溢价率(15%)
这个转股溢价率用来衡量目前转债价格比对应正股价格贵多少。由于转股溢价率的产生来源于转债的两个优势:
转债面值的“保底”功能;
未来继续上涨的可能性。
基于此,转股溢价率会和两个因素有关:
转债价格离债底越近,债性越强,转股溢价率一般越高;
转债剩余期限越长,正股价格更有想象空间,转股溢价率一般越高。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些其他影响因素,比如:
30个交易日中有15个交易日正股价格高于转股价30%以上时,上市公司可以提出按照债券面值强制赎回转债,这时候如果不想损失已经到手的涨幅,转债持有人就要赶快卖出转债或者直接转股。所以一般当转债价格高于130元以后,转股溢价率就会下来一些;
另外市场情绪、资金热度、正股潜力等等因素,也都会影响转股溢价率,所以上面的规则也不是铁律。有的时候存在转债价格和转股溢价率都很低的情况,这部分我会在下一次讲《双低策略》时具体介绍。
巴菲特是很喜欢可转债的,他投资债券一般只会选择两种类型,一种是通胀挂钩型债券,另一种就是可转债。
但是美国和中国的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中国转债发行难度大,市场体量小,能通过转债买到的标的并不多。所以巴菲特那种用转债工具买入正股从而实现长期价值投资的策略,在中国其实并不适用。
一直以来,可转债被描述成是一种近乎完美的投资品,其“下有债底,上不封顶”的属性被吹嘘的神乎其神,让一些比较小白的投资人很容易把可转债和非标时代一度盛极一时的“固+浮”产品联系在一起——就是一种名义上是股权投资,但实际上再给一个保底收益对赌协议的投资品,当然最后标的企业破产时,不论是“转股”还是“保底”都成了一纸空谈。
对转债来说,“下有保底”的特性是其“债性”,“上不封顶”的特性是其“股性”。价格越低,越贴近100元“债底”的位置,其债性就更强,也就是“跌不动”的特性;反过来,当转债价格越高,远远高于100元这个债底时,其下跌空间就很大了,股性就占据上风。
所以转债策略绝不是什么“保底+浮动”的策略,转债基金也绝不能等同于一般理解意义上的“债券基金”。考虑到转债T+0和无涨跌幅限制的特征,散户投资人直接炒转债就更加要慎之又慎了。
往期债券策略:
往期文章:
债券科普
微信号:zhaiquankepu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